□本报实习记者 鲍曼君
蔚蓝的大海上孤零零地漂泊着一艘渔船——闽长渔001。渔船在生产返航、回港避风途中,船上突发大火,致使机舱着火、船员被困船上,情况十分危急。
船员在拨打中国渔政安全应急电话,向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海洋与渔业局报告事故险情请求紧急救助后不久,区海洋渔业救援队伍就来了。
【资料图】
转移着火渔船、救助被困船员、扑灭渔船火势,搜救海上落水人员……很快,事故渔船人员全部安全转移,出险人员的心瞬间安定下来。
这是近期在福建省长乐区海面上进行的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时的场景。
福建省是渔业大省,海洋渔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解决渔民“靠海吃饭”的破冰之举。多年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与金融机构开展密切合作,提升渔业风险保障能力,为海洋渔业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工作人员现场查勘。陈祾祎/摄
护航福海粮仓
福建沿海是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和重灾区,渔业生产意外事故频繁发生,渔业成为风险最大的产业之一,广大渔民迫切希望建立机制,为渔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
“海洋渔业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复杂性,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目前,海洋渔业互保方面将防灾减灾工作挺在前,主要开办的保险有渔船财产、渔民人身和水产养殖三大类保险业务。”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金水说。
2006年“桑美”台风后,漳州市东山县、宁德福鼎市率先开展政策性渔工责任险试点以及渔船保险试点。此后十多年间,该协会不断丰富完善渔业保险险种,探索研发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海上渔排财产保险等渔业创新保险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扩展渔业互保深度和广度。
今年4月,又到了赤潮高发季。该协会重新制订2023年福建省海水养殖赤潮指数保险试点方案,新试点方案推出一周,受到广大试点地区养殖户的欢迎。
“每年4月都是我们最担心的时候。去年我们养殖的海产品就因为赤潮损失惨重,但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7户养殖户因为参保了海水养殖赤潮指数保险,很快就收到了45.6万元的赔款。”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平潭综合实验区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
2020年,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推出海水养殖赤潮指数保险,该险种由辖内人保财险、大地保险、阳光财险、国寿财险、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等形成共保体。
2023年3月,新的海水养殖赤潮指数保险方案出炉。“新试点方案有3个优势,进一步降低了保险费率,调整了赤潮理赔机制,以赤潮藻类毒性、持续时间及赤潮藻密度作为理赔依据,更贴近养殖实际损失情况。增加了保费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参保养殖户的缴费压力。险种理赔方面,无需现场查勘,养殖户只需通过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官方网站发布的赤潮监测信息,对应赤潮藻类毒性、持续时间及赤潮藻密度情况,很快能获得保险赔偿。”黄金水介绍。
截至5月3日,该协会已为平潭、霞浦、秀屿、连江、平潭等地参保的37户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3096.5万元。
不仅如此。每年6-8月,考虑到福建地区暴雨、高温汛期的天气会给当地的水产养殖生物带来一定灾害,内陆水产养殖生物保险应运而生。2022年6月,福建闽北地区以及闽西南地区出现累计降雨量和日最高气温预警,触发了内陆水产养殖生物保险理赔条件,当年投保的43户养殖户共赔付421.91万元,赔付率高达153.78%。
“水产养殖生物保险运用气象监测数据,对暴雨、高温进行监控定损。同时,该保险具有大灾大赔、小灾小赔特性,赔付精准的特性,能够有效提高理赔效率。”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防灾减灾处处长陈少毅表示,还要丰富海洋生态监测要素,加强赤潮等生态灾害早期预警监测,建立赤潮监测预警平台。应用在线监测、无人机遥感监测等手段,实现渔业生态监测便捷化、信息化、智能化与可视化,则进一步提升了海洋渔业的抗风险能力。
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该协会共为90.26万人次渔工和9.01万艘次渔船办理了互助保险,累计提供4805.56亿元的风险保障。
造福蓝色海洋
福建省宁德福鼎市的“福海渔保贷”是海上渔排财产保险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是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在继宁德市霞浦县开展海上渔排统保模式后的又一新举措。
2022年1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为推动海洋渔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提出积极深化与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省农信社、兴业银行等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水产品加工等行业小微企业授信,推动落实水产品加工等行业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
福鼎市渔业互保协会与福鼎市海洋与渔业局、福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三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开展“政策+信贷+保险”的服务模式。
“联社依据省渔业互保协会开具的海上渔排保险保单,为养殖户提供渔排抵押贷款,并为养殖户统一缴纳除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以外的保费,实现了养殖户、银行、保险和政府的有机结合,达到四方共赢的效果。”福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业务发展部经理谢志俊说。
“渔民不仅能获得保险保障还有资金发展生产,一举两得。”福鼎市养殖户薛富士表示。
陈少毅介绍,“养殖户获得了银行贷款和风险保障,解决养殖过程中的资金压力;银行有保险保单兜底降低了贷款风险;协会扩大了政策性海上渔排财产保险的覆盖面;政府通过引导养殖户参加渔业保险,维护了渔区的安全稳定。”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福海渔保贷”承保网箱2140口,提供风险保障0.23亿元,为蓝色海洋保驾护航。
挺进深蓝
“最初的想法是增强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动员引导广大渔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海上应急抢险救助。因此,我们成立了福渔救助志愿者联盟。”陈少毅说。
目前,全省已经有275艘渔船、24家社会组织和5家协作单位成为联盟成员。“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每年对义务救助的海上事故,在正常互保理赔之外,都会以补助形式,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黄金水表示。
2021年福渔救助志愿者联盟成立。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模式,为各方参与海上应急救援搭建了新平台,汇聚了资源力量,强化了协同配合。
泉州石狮市祥芝渔港义务救援协会负责人蔡富贵表示,“救援队伍是专业性公益团体。为了进一步鼓励此类自救互救行为,2017年,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给团队内104名成员都提供了团体意外伤害及附加医疗保险。目前,救援联盟已成为政府救援的重要补充力量。”
此外,该协会在实践中发现广大渔民会员会在多种场景下有着不同的理赔需求,还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赔服务。如在特定条件下的先行预赔付、船舶的打捞与评估、法律援助等,逐步构建灵活丰富的理赔机制,不但为渔区群众灾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提质增效,还有效减轻社会压力和政府负担。
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调整海洋伏季休渔期,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9月16日12时,使其更符合广大渔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也没有闲下来。
“每年我们都会利用这段时间开展渔业法律法规宣传,推动渔业普法宣传进渔村、上渔船、下渔港、入企业。在全省多地开展赠送救生衣、赠送急救箱、助学活动等反哺活动,近年来已累计反哺金额2300余万元。”黄金水说。
关键词: